
未來社會棟樑學節能
節能減排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。作為培育未來社會棟樑的搖籃,以下幾所學校在日常營運中採納了中電「綠倍動力」計劃所建議的節能措施和設備,不但有助提升能源效益,同時可作為學生的模範,使他們了解節能減排之目的和重要性,從而學會
「用得其所」。
無論是小學、中學,還是大專院校,能源開支在其營運成本中往往佔據一定的比例,不過,要扭轉有關形勢其實並非難事。事實上,
本港多間中、小學及大專院校早已加入節能減排的行列,透過中電「綠倍動力」計劃,為學生、學校及環境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空間。
逐步推行 教珍惜能源
同樣安裝了「節能監測系統」的民生書院,為全港首間安裝有關系統的中學,該校由去年9月起對中三級的用電情況進行監測。透過中電對系統的支援和老師的鼓勵,中三級別的用電量在短時間內較以往大幅下降近5成,反映系統能成功提升學生的節能意識。
「學校鼓勵學生節能減排之目的,並非為節省開支,而是幫助學生建立相關意識,推動他們由校園生活做起,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。」民生書院校長陳嫣虹直言,學界實踐環保節能無可避免需要投入一定資源,但她強調「多有多做、少有少做」,以集腋成裘的方式,教導學生珍惜能源。
除上述監測系統外,民生書院還在學校頂層裝置了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,供電予部分照明設備;並在操場建造了3間以回收膠樽為主要建築物料的溫室。該校再生能源資源中心統籌主任陳偉安指出,上述設施不但有助減少學校的碳排放,更可作為教學資源,配合校方舉辦不同的環保活動和班際比賽。而校方亦計劃逐步把能源監測對象擴展至中三以外的級別。